度學創始人李雲飛博士于10月16日做客北京科技大學第195期星期四人文講座,為師生講解度學視角下的“創新之道”。作為度學的創始人,李雲飛博士對于“創新”有着獨到的見解,在他的講解下,同學們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的内在聯系,學會了從傳統文化思想視角去審視和探索當代社會的“創新之道”。
講座伊始,李雲飛博士邀請到北京炫動之光藝術團為在座師生帶來了一段彰顯現代科技魅力的炫彩激光舞。超強的立體視覺沖擊、靈動的舞姿配以動感的音樂旋律和多彩的激光線條,令在座師生耳目一新。表演結束後,李雲飛博士向參與表演的演職人員表示感謝,并通過對科技感極強的激光表演點評引出此次講座的主題——“創新之道”。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度學創始人,李雲飛博士從“道的概念及意義”、“創新的本質和意義”、“創新在互聯網時代的親民性”和“把握創新之道,創造閃亮人生”四方面對“創新之道”進行解讀。首先,李雲飛博士向在座師生講解了“何為道”。李雲飛博士指出,“道”即事物的本來面目,是物與理的合體,簡稱“真理”。而“創新”的出發點則是“運用真理解決問題”。他強調,“人類文明是一部生動的創新史,在人類創新進程中有諸多的‘閃亮路标’,把一個個‘閃亮路标’連接起來,‘創新之道’就在其中”。為讓同學們更加清晰地理解“創新之道”,李雲飛博士列舉耳熟能詳的“倉颉造字”、“大禹治水”等經典案例來具體講解“創新的本質和意義”。同時,李雲飛博士還通過播放近年來部分科技發明産品展示視頻來讓同學們對“創新在互聯網時代的親民性”有更直觀的印象。
李雲飛博士認為“大學生創業是當代社會創新的重要體現之一”。為讓在座師生對“創業”有更直觀的了解,李雲飛博士邀請到北京卓卷教育集團總裁張振芬女士和北京市海澱區科協常委、中關村多媒體創意産業園董事長張文甯女士現身說法,為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年輕時的創業故事。張振芬女士與衆不同的大學生活以及張文甯女士赴美參加矽谷“高新技術創意開發大會”、參觀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經曆,讓同學們深受啟發與鼓舞。
“芭蕉心盡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願學新心養新德,長随新葉起新知。”李雲飛博士用唐代詩人張子厚的《詠芭蕉》作為了這場講座的結束語,讓同學們由此體會“打破舊平衡,建立度學新平衡”的深層含義。在現場提問環節,對“度學”感興趣的同學們就講座中的哲學觀點與李雲飛博士進行了深入探讨。最後,文法學院團委工作負責人于林民老師向李雲飛博士頒發聘書,聘任李雲飛博士為北京科技大學星期四人文講座特約主講嘉賓。通過講座,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共融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對于如何“把握創新之道,創造閃亮人生”有了更為明确的方向。
李雲飛,号度知。哲學家,書法家,度學創始人、度學書法創造者。現任北京市科協常委、海澱區政協常委、海澱區科協常務副主席、中華清風書畫協會副主席。出版的哲學專著有:《度》、《度家·度語》、《度學》、《度經》。李雲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在研究、綜合、繼承中國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之學和西方哲學基礎上,以曆史性勇氣和開創性思維将學說推進并創新發展到度學,開創了一個新的學術領域,開辟了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新境界。